找到相关内容469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的养生之道(二)

    是则名为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如何正确看待和奉行素食  饮食是关系生命存续和发展的一大要素,各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种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因此,是选择肉食还是素食,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对这一问题,...

    陈星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1639742.html
  • 唯识学在弘扬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之前,先提出来和大家谈一谈。  一、禅 定  我们现在所接触的佛法,重点在于无漏学,其中又以“慧”学为主,也就是说,大乘佛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慧学上。我们学唯识,学中观,学天台,学华严,重点都在树立...重要原因。佛法修学需要重视基础的培养,假如忽略了基础理论的学习,直接就从深奥的经论下手,势必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学效果。而整个佛法的学习,更应重视先后的次第。佛法有士道,有戒定慧,有闻思修,还有信解行证,...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5639941.html
  • 六祖坛经的思想

    生活实践通常是用戒定慧无漏学作依准;依戒摄身,依定摄心,依慧指导身心的行为,这是佛法不变的原则。在受戒之前需要发愿、忏悔,发愿是愿意接受佛法修行佛道,如《坛经》忏悔品,所举的四弘誓愿;忏悔是对于三世的...等的思想。  坛经的心理实践,名为“无念法门”,它又有无住、无著、无相等不同的名称,以无念得智慧,以无著离烦恼,以无相证佛性。坛经的生活实践是以忏悔、发愿、受归依戒为准则,而又将之导归心理实践的“...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540038.html
  • 两次掩关内观禅修日志

    各地由数百位经葛印卡指派的助理老师协助学员正确的修习传承清净的内观正法。   唱颂之后,开示中详细解释,要求大家皈五戒,守八关斋戒等戒律的用意,主要是遵从推之四海皆准的“戒、定、慧”无漏学。因为内观...谈何容易,也就不置可否的唯唯诺诺。   到了月份当如火如荼的筹备青年佛教通讯中心,每年一度的周年纪念餐会时,杨师兄又再给我一通电话,告知五月份的十天闭关课程,将会由葛印卡老师指派唯一的两位华人助理老师...

    韦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2140121.html
  • 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或从事种种不道德的行业,赚取厚利;或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偷窃欺骗,诈取他人财物,用以养命,佛教名之为邪命活。   特别是出家人的生活,更应该以无漏的智慧,除去身口意业中的五种邪命活:不诈现异相,不自...人间幸福,实现世界和平。若然进一步修学圣人之道,就可以消除贪嗔痴等烦恼,超出三界,解脱生死,证得涅槃寂静的真我。   所以正见,在二乘人修学佛法言:是由慧眼择法,见真谛理,舍有漏行,修学无漏法的正知...

    文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2640127.html
  • 戒从心生

    盖,镇伏杂想、杂念,使不善念、有漏善念不动。  多闻圣弟子修习四念处为首,由“法念处”操作“七觉支”,[5] 可以消灭诸不善戒、不善念,消除有漏、有取的善戒、善念,充实无漏、不取的身、口、意妙  ...、充实“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圣道”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习,完满无漏学。  (四)(思已)不犯是戒  《增一.16品第9经》:  梵志问曰︰“云何名之为戒?”阿那律曰︰“不作众恶,不犯非法...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2140266.html
  • 教制教典与教学(

    值得赞叹不已的!   出家人学法与居士不同。断毒,修无漏学,在家出家都是相同的。所不同者,是出家人多了一番责任,即是住持佛法。因此,居士如学一法门,降伏烦恼,也就行了。出家人为了利济众生,必须广学...禅定而从定中更发深慧,这才是修所成慧。闻、思、修慧,都是有漏的,有漏慧还不能根断烦恼,不能了生死。要根绝烦恼而解脱生死,必须真实的「无漏般若」(闻思修慧,是加行的般若)现前,现证的般若,才是真智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4240690.html
  • 末法时代的现象与应如何修持?

    欲界、色界、无色的三界,且不会漏落于空、有二边,这就是名为无漏学,如钵盆盛水,决不会有所漏失。  阿难!我为什么说摄心为戒呢?因为心是戒的根本,人若没有犯戎的心理或意念,自不会发生犯戒的事实;如以...使人邪正莫辨,难免受邪说的虫惑;对将来初发心学道的众生,欲使他们专心致志,从闻、思、修以入摩地,当然是很难的。将要如何使他们建立道场,避免邪魔外道的蛊惑与扰乱,而不至退失菩提道心呢?”  世尊,听了...

    圆香居士语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5940977.html
  • 宋大鲁居士著:能海大师传(二)

    威德 5、生起次第 6、圆成次第 7、护法经 8、菩提道次第修法 9、灌顶 10、其他  由是可见师之译述,极有系统,极为圆满。学即无漏学:戒律包括出防乘与菩萨乘二部律仪,密戒收入文殊法中;定道有...佛法分,故能成就上师无二也。  师最尊重各宗大德,各派教法,如见虚云和尚先在门外拜,然后入室互礼。见印光法师,亦赞叹净土,谈论佛法。遇红教寺庙,如康公教低头示敬。对其他宗派,均恭敬相待也。  上师...

    宋大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0441126.html
  • 学佛?学魔?

    精进(戒学)。正念、正定(定学)。正见、正思惟(慧学)。人如果能照着八正道去做,就可以逐渐脱离苦恼,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戒定慧学,又称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得定;定是息缘静虑,再由定发慧;慧是...明辨事实真相,了知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不争不执;既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苦恼的痛苦了,若再依戒定慧学去修习;依戒习定,由定发慧,便可直破无明、截断生死的根源,就可获得出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3241543.html